真正的合作是取决于较量之后,这句话说的没错,总之就是要我们比较之后才能定胜负。
中国有句老话“狭路相逢勇者胜”,意思是两个对手在一条狭窄的路上相逢,只有最勇敢的人才能胜出。怎么样完全抛弃害怕担心,做最真实的自己,发挥自己的最大的潜能,去战胜对手,这是本身是一门很系统的心理工程。
我们从小受过的教育都是“你应该做这件事”,可是鲜有人告诉你“怎么做好这件事”,事实上,怎么做好这件事是我们自己应该完成的人生,不是吗?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要过好自己的人生,那么怎么样过好自己的人生,这件事只有自己在摸索了后才知道的。
在我们每个人内心里都有两个“我”,一个是下达指令的自我A,一个是执行任务的自我B,自我A通常会对自我B有观察和评价,比如,这次考试过程中,自我B有一道题做不了,这时自我A就开始评价:我怎么这么差,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了,估计成绩不会过吧?这时,自我B就开始紧张和懊恼,结果越紧张懊恼,潜能越发挥不出来了,平常的能力都发挥不出,考试结果可想而知。
这就是很多考生,平常学习成绩可以,一到了高考后,就发挥失常的道理。心理素质差是这些考生的一个重大原因,还有一个原因是对高考附加了过多的生活期望值和幸福值,此时高考就不仅仅是一次考试了,而是衡量一个人生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。
实际上,自我A和自我B对应的是父母和孩子,一个父母如果对孩子不断持否定和质疑的评价,那么就会干扰孩子的能力,这个很好理解,父母经常批评指责的孩子会有极大的负面能量,当那么多的负面能量郁积时,有哪个孩子会不出问题,这时自我A和自我B是对立和分裂的,这就是那么多人格分裂的孩子原因跟家庭有关系。
出现问题,我们就应该在生活中合家庭中找取原因,不是一味的责罚。
自我A对自我B的否定和质疑还有可能造成催眠效应和标签效应,这是什么意思呢?打个比方说,父母经常对孩子说:你怎么这么笨啊,这么简单的题都不懂。那么结果呢,孩子除了受到打击后,对解决问题毫无用处,孩子可能赌气的越来越笨,这就是标签效应,你给孩子贴上了笨的标签,那么他就真的变笨了。
我们不能给孩子直接扣上罪名,而是应该细心的去教导自己的孩子,让他/她从错误的方向里走出来。
那么自我A应该与自我B如何相处呢?有一个小伙子乒乓球老是打不赢队友,后来小伙子恋爱了,女孩是个很漂亮的姑娘,有一次小伙子约女孩出来吃饭,女孩一直没出来,打电话,被告知算了吧,我们分手吧!小伙子很伤心和生气,因为小伙子是真爱这个姑娘,付出了很多感情。
这件事被队友知道后,邀小伙子来打一场球吧,分散一下注意力。小伙子应允,结果那天小伙子打乒乓球很爆发,连续的扣杀打得队友大败而归,队友在诧异中惊讶:这是你吗?这就是小伙子达到了身心合一的境界,他的自我A和自我B此时愤怒的,是统一和谐的。
所以有的时候是愤怒激怒自己,让自己把所有的不满的爆发出来,同时也让自己发泄了心里的不快乐。
所以人的两个自我健康的状态是身心合一。自我A有两个功能,一个是观察,一个是评价,而这两个本能中的评价是妨碍身心合一的大敌。当一个人在较量中开始评价时,那么就是失败的开始,一个真正智慧的人在紧要关头是从不评价的,而全力以赴的进行比赛。
自我A应对自我B有足够的信任和尊重,那么执行任务的自我B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超越自己,聪明的父母很少对孩子进行评价,而只是默默付出爱心进行观察。
可是自我A天生就是喜欢评价,怎么办,那么就给自我A找个事做,让它专注就好,形声色味触这五觉都是让自我A专注的好事情,吃饭睡觉都是我们本来就有的能力,可是有一天自我A突然发难,我不会吃饭怎么办?可能有人要说:这不是天方夜谭吗?可是就有这么奇怪的事情发生呀,有的人没有器质性问题,可就是吞咽困难,有的人会失眠,不会吃饭的让自我A专注食物的美味上,不会睡觉的睡不着时全身心的书,不再拮抗,那么问题很容易就会解决了。
自我A和自我B如果不能和谐相处,就会出现很多身心问题,一个人要做到完全的身心合一,才能有积极健康的状态,才能应对人生当中许多问题。如果一个人把较量当成一种合作时,那么才是最健康智慧的心态。
不要把较量当做是一种子分输赢的胜负,而是把较量当成一种合作,这时你便会收获到更多,让自己拥有一个更好的心态。
分享到朋友圈
1)文章会挂上你的二维码提高爆光率
2)分享出去的文章你就是作者
3)将会获得网站金币
4)首页推荐快速加粉丝
5)像公众号一样传播你的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