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会常常把“谢谢”二字挂在嘴边吗?
说“谢谢”看似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,向他人表达感谢也常常被视作一种知恩懂礼的行为。但近日,一个关于“谢谢”的热门话题在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,即我们要对外卖员说谢谢吗?
这个话题的起因是,某位博主贴出了某外卖平台给12万骑手发问卷后的调查结果,显示他们对用户最高的三个期望中,有一个是“收餐时能说声谢谢”。
大概是有很多人习惯于拿了外卖一句话不说,就砰地把门关上了,这样的场景并不难想象。
这本来只是小事一桩,却因为网友的不同意见引发了争吵。
热门转发里有这么一句话:“我说谢谢是我有礼貌有教养,但你作为服务业人员没有资格要求我说谢谢,谢谢!”持这种观点的人大致是认为,我已经付钱购买了相应的服务,各取所需就够了,凭什么让我再对你表达感谢?
而持反方观点的网友立即对这种一板一眼发表了反驳的言论:“服务人员为什么就没有资格希望人在享受了服务后说声谢谢呢?即便是花了钱,有来有往地道声谢也只不过是最基本的礼貌啊。”
争论持续了将近一天,微博话题“该不该跟外卖员说谢谢”也被挂在了热搜榜。
说真的,要不是各路网友为这么大点事吵架,人们也不会意识到,原来谢谢两个字能这么“金贵”。
外卖员、快递员等需要风里来雨里去的劳动者,的确只是承担着一份普通且正常的职业,我们的确不应该过分神圣化他们。遇到做得不符合职业规范的人,用户当然有权不满、抱怨,甚至按规定投诉维权。
但是,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就要高人一等,服务者收了钱就应默默提供服务,配不上一声“谢谢”。
那些认为消费者就要高人一等的言论里有一个悖论:如果“理智”地认为双方只是服务行业平等的两端,那把要不要说“谢谢”变成了一个对方有没有资格期望、我需不需要放低身段给予的问题,本身就有问题。
生活经验告诉我们,很多与人交往的时刻,特别是和服务业人员打交道,说句谢谢只是基本的社交流程,并不会掉块肉。
这恐怕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礼貌了。
餐厅服务员帮你倒水,公交车司机多等了你十秒钟上车,出租车司机提醒你拿好自己的东西,商场收银员把买的衣服叠好放进袋子……这些场景里,的确人和人是在交易关系的两端,可是在结尾处说一句“谢谢”只是再自然不过的善意和人情味儿的传递。
人是会依赖于温柔的生物。
虽然横亘在生活各个角落的是金钱交易关系,可是关系的两头依然是活生生的、需要彼此体谅的人啊。一句简单的谢谢本来能让这段萍水相逢愉快地结束,何必急着强调咱俩只是社会流水线上没有感情、没有温度的螺丝钉?
可笑的是,原来这种基本的善意,在今天的舆论场中都成了个值得大张旗鼓吵架的话题,甚至要被误以为这就是对自己进行道德绑架了——那这么看来,“道德绑架”这东西也未免太廉价了一点。
不过,我们真的生活在一个还没习惯说“谢谢”的环境里吗?
但按理说,现在流行的情感文化中,大家说起谢谢都挺痛快的。发个朋友圈都是,谢谢你爱我,谢谢你爱过我,谢谢生命赐予我的一切痛苦……对世间万物都能充满感恩之心。
可是唯独到了生活里却容易忽视别人主动释放的善意,甚至忘了给一点儿礼貌得体的回应。
就算不强求你发自内心的对这些善意表示感激,在人与人发生交集的场合里,“谢谢”这些礼貌的字眼儿就是保证世界和平的通行证。
常常把这些客气的话语挂在嘴边哪怕很“虚伪”,可是这种“虚伪”多一点儿,大家都舒坦。
写到这里,我不禁思考:说句“谢谢”到底有多难?
有这样一种人,他们没法大大方方地用由这些礼貌性的词汇表达他们晦涩的感情,总会觉得难为情、没面子或怎么样,企图蒙混过关把事情立刻翻篇儿。
不同于没礼貌,这样的人不是不明白道理,而是明明知道,却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,说不出口。
但其实,表达尊敬、表达感谢、表达歉意等等这些感情就和表达爱意一样,它只是一种发自内心修养的、用来维护人际关系的真诚罢了。
受到别人的恩惠说一句谢谢不是真的欠了别人什么,为自己做错的事道歉也并非就要把自己钉上耻辱柱,这些与人交往正常的礼数其实并不会将谁的自尊放低。
所以,试着将自己内心的善意表现出来,与此同时,对他人的善意心怀感恩,勇敢且自然地向他们说一声“谢谢”。
分享到朋友圈
1)文章会挂上你的二维码提高爆光率
2)分享出去的文章你就是作者
3)将会获得网站金币
4)首页推荐快速加粉丝
5)像公众号一样传播你的文章